uPA/uPAR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投稿时间:2016-02-29 修订日期:2016-03-07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王学谦,林洪生.uPA/uPAR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9):14-17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6.09.005 |
摘要点击次数: 1056 |
全文下载次数: 1296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3947);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DFA32540) |
|
中文摘要: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是导致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引起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经研究发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在对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降解,组织重塑,血管生成,细胞浸润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针对他们的靶点干预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uPA、uPAR以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做以介绍,同时将其作用靶点的干预策略做简要综述。 |
中文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肿瘤 转移 受体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