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钙肾结石形成机制中唾液酸及相关蛋白唾液酸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16-05-07  修订日期:2016-05-28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张于,安瑞华.草酸钙肾结石形成机制中唾液酸及相关蛋白唾液酸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2):14-16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7.02.005
摘要点击次数: 1056
全文下载次数: 1030
作者单位E-mail
张于 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瑞华 15000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nruihua@qq.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0803)
中文摘要:肾结石的形成不仅涉及结石成分的过饱和、析出、成核、生长、聚集、黏附,更是伴有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细胞膜多种蛋白分子、磷脂分子等的参与。其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Tamm-Horsfall蛋白(THP)、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唾液酸(sialic acids,SA)是最为重要晶体黏附分子(crystal-binding molecules,CBM)。OPN、THP二者都是富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唾液酸(又称N-乙酰神经氨酸)因其众多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少有研究探讨唾液酸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本文则对此进行了总结,从而为研究肾结石的形成机制及治疗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
中文关键词:肾结石  唾液酸  骨桥蛋白  透明质酸  TammHorsfall蛋白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