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S/PMD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投稿时间:2017-12-22 修订日期:2018-01-12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李亚琼,胡明会,魏盛,乔明琦.PMS/PMD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0):166-169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8.10.042 |
摘要点击次数: 1457 |
全文下载次数: 1197 |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重大新药创制)资助项目(SQ2017ZX091064) |
|
中文摘要:大部分适龄的女性在月经前都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出一些行为和感情的变化,例如反应迟钝,突然心情抑郁、烦躁,情绪低落等,这些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家庭,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对于这种状况,普遍认为是经前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或者较严重的经前综合征,即经前烦躁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但是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篇综述主要从卵巢激素学说、中枢神经递质学说、自主神经系统学说、其他生理学说、遗传学说、心理和社会学说这几个方面讨论了PMS/PMDD的发病机制,探讨其可能有效的发病机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治疗率。 |
中文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 经前烦躁症 发病机制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