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特征与高凝状态研究
投稿时间:2018-04-09  修订日期:2018-05-31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余刚,崇蕾,苏苗赏,张海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50例临床特征与高凝状态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2):114-116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9.02.027
摘要点击次数: 1257
全文下载次数: 1046
作者单位E-mail
余刚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 325027  
崇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325027  
苏苗赏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 325027  
张海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 325027 zhlwz97@hotmail.com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临床医学儿科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40063)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和血液高凝状态。方法 随机选择50例在2017年6月1日~12月31日笔者医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非MPP组为同期笔者医院儿童外科行斜疝手术的患儿30例,搜集临床资料和血液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结果 50例MPP患儿男性23例,女性27例,男性与女性之比为0.85∶1,平均年龄5.22±2.65岁(最大14岁,最小1岁)。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发热48例.头痛1例.胸痛2例.胸腔积液5例.大叶性肺炎15例.肺不张3例。MPP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主要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咳嗽,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否引起血栓性疾病尚不明确。
中文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高凝状态 D二聚体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