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研究
投稿时间:2018-10-31  修订日期:2018-11-07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封歌,魏红,张卓,周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7):161-163, 167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9.07.038
摘要点击次数: 666
全文下载次数: 0
作者单位E-mail
封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0  
魏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0  
张卓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0  
周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00 zhoujin1111@126.com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H201435)
中文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罕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失调介导的造血细胞损伤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造血衰竭相关。此外,造血干细胞自身异常如端粒缩短、端粒酶功能缺陷,BCOR/BCORL1、PIGA等基因突变和IFN-γ、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异常等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挥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等技术的发展,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了解不断深入。本文对当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及病理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有新的启示。
中文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胞免疫 造血干细胞 造血微环境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