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与颈动脉斑块在不同年龄组相关性研究
投稿时间:2018-12-10  修订日期:2018-12-12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张彦霞,彭荣荣,乔成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与颈动脉斑块在不同年龄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9):159-163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9.09.036
摘要点击次数: 811
全文下载次数: 1027
作者单位E-mail
张彦霞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兰州 730000  
彭荣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兰州 730000  
乔成栋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功能科兰州 730000 qcd2000@163.com 
中文摘要:目的 研究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在不同年龄组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1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55例,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斑块136例。按年龄将患者分为老年前期组(年龄<55岁)和老年期组(年龄≥55岁);依据三分位数将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分为低PLR组(PLR<119.4)和高PLR组(PLR≥119.4),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在老年前期组,PLR与颈动脉斑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7,P=0.867),而在老年组PLR与颈动脉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P=0.017),调整其他动脉斑块危险因素后,高PLR与老年组颈动脉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28,5% CI:1.38~7.80,P=0.007)。结论 PLR是老年组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标志物,其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可能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中文关键词: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颈动脉斑块 年龄 相关性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