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19-02-25  修订日期:2019-04-22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叶梦,贾冰冰,梁晨思,霍丽蓉.Ⅰ型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146-149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9.12.036
摘要点击次数: 1095
全文下载次数: 1095
作者单位E-mail
叶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38  
贾冰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38  
梁晨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38  
霍丽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心实验室北京 100038 huolir@ccm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4103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7182065);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学科骨干”项目(2013-3-096)
中文摘要: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也称Von Recklinghausen病,是一种常见的多系统遗传病,累及包括皮肤、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骨骼、脉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其发病基因为Nf1,属于抑癌基因,定位于17q11.2,其编码的神经纤维瘤蛋白是Ras通路的重要抑制因子,调控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尽管血管病变较皮肤神经纤维瘤等典型症状少见,但会导致血管的狭窄、阻塞、动脉瘤等,甚至引起血管破裂,是导致NF1患者青少年人群过早病死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NF1患者的预后。NF1相关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血管生长因子分泌的增加、炎性细胞的参与等,近年来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也为其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本文就NF1相关血管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文关键词: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血管病变 机制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