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投稿时间:2020-11-24  修订日期:2020-12-22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吴迪,王光璞,李胜开,孙京华,蒋甘孺,尹忠诚.贝伐珠单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21,50(5):112-116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5.027
摘要点击次数: 1077
全文下载次数: 1189
作者单位E-mail
吴迪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王光璞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李胜开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孙京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蒋甘孺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尹忠诚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6 yzcxyfy@126.com 
中文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贝伐珠单抗对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笔者医院行病理活检确诊为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1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靶向治疗组(n=89)和常规化疗组(n=96),两组均接受培美曲塞+铂剂方案化疗,靶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控制情况以及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蛋白定性及定量情况,以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靶向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及肿瘤控制率高于常规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与常规化疗组比较,接受两个疗程治疗前后以及每疗程治疗前后Scr、BUN、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第二疗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ys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向治疗组较常规化疗组治疗后出现蛋白尿概率高,并且多为轻中度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情况少见。治疗后靶向治疗组与常规化疗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伐珠单抗在治疗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与单用常规化疗比较,除部分患者出现蛋白尿情况,短周期内无明显肾功能损伤。
中文关键词:贝伐珠单抗 肾功能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靶向治疗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