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与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投稿时间:2021-01-13  修订日期:2021-01-14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李麟,殷国江,祝雨思,谈世刚,夏中元.后路与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21,50(6):145-149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6.033
摘要点击次数: 1532
全文下载次数: 1679
作者单位E-mail
李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430060  
殷国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430060  
祝雨思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430060  
谈世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430060  
夏中元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430060 xiazhongyuan2005@aliyun.com 
中文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传统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P组)和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组(I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入室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同时留置神经阻滞导管,操作完成后于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通过神经阻滞导管进行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放置神经阻滞导管时间、穿刺深度和神经阻滞导管留置深度;记录术后6、12、18、24、36、48h 静息和运动VAS;记录术后48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情况、更换敷贴次数及患者满意度评分;记录运动阻滞、不良事件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I组比较,P组穿刺及置管深度更深(P<0.01),术后12、18、24、36h静息及运动状态VAS更低(P<0.05);与I组比较,P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及更换敷贴次数更少,导管移位、脱出及穿刺点渗液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后路与前外侧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但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更好,导管位置更加稳固,不易移位、渗液及脱出,患者满意度更高。
中文关键词:后路肌间沟 超声引导 连续神经阻滞 肩关节镜手术 术后镇痛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