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人群VEGF基因多态性和嚼槟榔习惯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
投稿时间:2021-01-04 修订日期:2021-03-22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陈宗存,符沙沙,陈金逸,张鸾,陈清华,吴祖荣.海南黎族人群VEGF基因多态性和嚼槟榔习惯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21,50(8):100-102,117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8.023 |
摘要点击次数: 1341 |
全文下载次数: 1158 |
|
基金项目: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16A200071,20A200489)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海南黎族人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60C/T多态性和嚼槟榔习惯与2型糖尿病(T2DM)的联系及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海南地区住院的116例黎族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T2DM组,180例黎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吸烟、嚼槟榔习惯、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抽血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VEGF-460C/T基因型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及和嚼槟榔习惯的交互作用。结果 T2DM组的C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64.7% vs 53.9%,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基因携带者(CC型/CT型)患病风险是非C基因携带者(TT型)的1.89倍(OR=1.89,95% CI:1.01~3.57)。VEGF基因多态性和嚼槟榔习惯具有交互作用(RERI=30.24,95% CI:19.20~99.68),CC/CT型且有嚼槟榔习惯者患T2DM的风险是TT基因型且无嚼槟榔习惯者的2.95倍 (OR=2.95,95% CI:1.50~5.81)。结论 VEGF-460C/T多态性和海南黎族人群患2型糖尿病有关,同时有CC/CT基因型和嚼槟榔习惯者患T2DM的风险更高。 |
中文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槟榔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