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的作用 |
投稿时间:2021-04-21 修订日期:2021-05-22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斯彩娟,章小艳,王卫光,周锋,张伦.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21,50(9):85-88,154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9.019 |
摘要点击次数: 1005 |
全文下载次数: 1288 |
|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7H030008);浙江省卫生厅一般项目(2017KY190)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肠道黏膜炎性因子及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从40只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A组),其余30只利用TNBS灌肠法制作UC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普通饮食+美沙拉嗪组(C组)和低FODMAP饮食+美沙拉嗪组(D组),其中C、D为治疗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比较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y score, HS)、大体标本评分(gross score, GS)、炎性因子及肠道黏膜通透性。结果 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大鼠DAI、结肠黏膜HS、GS、黏膜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A组和B组大鼠DAI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治疗组DAI均呈现下降趋势,且D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与B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结肠黏膜HS、GS、肠道黏膜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肠道黏膜通透性显著下降,且D组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FODMAP饮食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大鼠可以提高其疗效,不仅可以改善其症状,促进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修复,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肠黏膜通透性,缓解其炎症。 |
中文关键词:低FODMAP饮食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炎性因子 肠道黏膜通透性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