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
投稿时间:2021-02-06 修订日期:2021-06-22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朱鹏,张志明,雍文兴,王功臣,呼永华,宋忠阳,吴亚娜,苏欢,杜婷婷.外泌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杂志,2021,50(11):19-22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11.006 |
摘要点击次数: 728 |
全文下载次数: 808 |
|
基金项目: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研究项目(18JR2FA001) |
|
中文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ch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比例的85%,尽管NSCLC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预后等对本病的认识较强,但因其早期特异性诊断标志物的缺乏、对放化疗药物的耐药及转移扩散迅速等原因,现已成为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外泌体(exosomes)是由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分泌的直径30~100nm的外囊泡,含有核酸、蛋白质等,能传递microRNAs、脂类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并通过调节肿瘤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等途径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较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NSCLC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中文关键词:外泌体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学标志物 诊断 治疗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