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NLR动态变化研究
投稿时间:2021-10-18  修订日期:2021-10-20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罗聪,陈浩,昝坤,张尊胜.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NLR动态变化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3):136-137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2.03.029
摘要点击次数: 430
全文下载次数: 486
作者单位
罗聪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陈浩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0 
昝坤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0 
张尊胜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0 
中文摘要: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动态变化,了解其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3例aSAH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入院后3±1天、入院后6±1天、入院后9±1天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根据DCI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CI组(48例)和非DCI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运用ROC曲线及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NLR对DCI的预测效能及相关性。结果 DCI组在Hunt-Hess分级、WFNS分级、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非DCI组,而DCI组在GCS评分低于非D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高于非DCI组患者(P<0.05),并在发病后6±1天达到高峰,而淋巴细胞DCI组在入院后3±1天、6±1天、9±1天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非DCI组(P<0.05),且在3±1天降至最低,组别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3±1天 NLR对于DCI的预测效能更大,控制相关混杂变量后,NLR的升高仍是DCI发生的预测因素(OR=11.103,95%CI:3.777~32.117)。结论 aSAH后NLR是动态变化的,其变化与DCI发生具有相关性。
中文关键词:迟发性脑缺血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性反应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