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影响因素探讨
投稿时间:2021-10-18  修订日期:2021-11-05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武月升,宋彬.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影响因素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5):68-73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2.05.016
摘要点击次数: 1170
全文下载次数: 1500
作者单位
武月升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太原 030001 
宋彬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太原 030001 
基金项目: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601D021170)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不同耐药类型的指标。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5月31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经辅助内分泌治疗和转移一线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共164例。根据两种治疗方式中患者是否发生耐药分为耐药组和非耐药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耐药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发生耐药的患者共64例,根据耐药发生时间分为原发耐药组与继发耐药组,非配对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探讨影响耐药类型的指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两种内分泌治疗方式中均表明肿瘤直径、淋巴结分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水平是影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生耐药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淋巴结分级、ER及PR表达水平是影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并且在两种治疗方式中,相较于继发耐药者,发生原发耐药者的肿瘤较大(P均<0.05)。结论 肿瘤直径、淋巴结分级、ER、PR表达水平是影响内分泌治疗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并且肿瘤直径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对提示发生耐药的类型有重要意义。
中文关键词: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耐药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