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促发因素
投稿时间:2021-10-21  修订日期:2021-11-30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刘锐锋,梁思文,高翔宇,赵慧强.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促发因素[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7):41-46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2.07.010
摘要点击次数: 484
全文下载次数: 617
作者单位
刘锐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病科 100050 
梁思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病科 100050 
高翔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病科 100050 
赵慧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病科 10005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0276);北京市首都健康保障培育项目(Z181100001618001)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CCC)形成的潜在促发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 从2712例AMI患者中入选的1662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分为CCC组和非CCC组。分析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CCC形成的潜在因素,以及比较住院期间心脏功能、估计梗死面积大小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in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结果 两组之间基线资料总体均衡,CCC组冠心病病史(既往诊断)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于非CCC组。冠脉状动造影结果提示,CCC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大,各支血管存在狭窄的比例较高。Logistic分析显示,CCC的促发因素包括:年龄、冠心病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临床结局方面,CCC组住院日较长,心功能较差,但心肌梗死面积并不比非CCC组大,两组之间MACE事件无显著差异。结论 伴随有CCC的AMI患者,存在冠心病病史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比例较高,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高;年龄、冠心病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是CCC形成的促发因素;CCC不能有效改善住院期间的心功能和减少住院日,但伴随有CCC的AMI患者,其心肌梗死面积和MACE事件不高于无CCC的AMI患者,提示CCC有不全面的保护作用。
中文关键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梗死面积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