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脑电图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进展 |
投稿时间:2022-03-29 修订日期:2022-04-20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纪青灼,程为平,马莉,程光宇,张奇.定量脑电图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3):14-18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3.004 |
摘要点击次数: 694 |
全文下载次数: 1263 |
|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H201806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H2021H09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HY19-021) |
|
中文摘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痴呆的第二大病因,并且其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认为,VaD具有潜在的可防治性,早期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临床上仍缺乏客观有效、易于推广的检测手段。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技术因其无创、敏感、性价比高等特点已成为认知障碍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VaD的定量脑电图研究主要在功率谱分析、脑电同步性、非线性分析及诱发脑电信号的定量分析等方面。本文针对qEEG在VaD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中文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认知障碍 定量脑电图 相对功率比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