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刊简介
|
编辑出版动态
|
征订启事
|
精彩导读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慢性难愈合创面“缸口”的形成机制和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22-07-18
修订日期:2022-07-31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
马慧可,李萍,陈佳,林燕,姚文涛,何秀娟.慢性难愈合创面“缸口”的形成机制和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7):194-197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7.040
摘要点击次数
:
348
全文下载次数
:
486
作者
单位
马慧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100010
李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100010
陈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100010
林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100010
姚文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100010
何秀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 100010
基金项目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2164)
中文摘要
:
慢性皮肤溃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过度导致创面“缸口”形成,严重阻碍创面愈合。TGF-β/Smad和RAS/MAPK信号通路可导致EMT过程和纤维化。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缸口”具有优势和特色,研究发现其与阻断TGF-β/Smad和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创面“缸口”的形成机制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文关键词
:
创面愈合 中医药 上皮间质转化 研究进展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