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刊简介
|
编辑出版动态
|
征订启事
|
精彩导读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程序性坏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22-09-13
修订日期:2022-10-15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
杨锐,赵翠娟,陈吉.程序性坏死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0):191-194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10.039
摘要点击次数
:
592
全文下载次数
:
608
作者
单位
杨锐
内蒙古包钢医院
,
包头 014010
赵翠娟
内蒙古包钢医院
,
包头 014010
陈吉
内蒙古包钢医院
,
包头 014010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2YFSH0042)
中文摘要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已逐渐取代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 HBV)成为进展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但NAFLD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理论研究,目前尚无定论。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是细胞生理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在NAFLD的进展中具有举重若轻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程序性坏死的发生、调控及与NAFLD的作用进行概述,为NAFLD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中文关键词
:
程序性坏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