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肾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 |
投稿时间:2014-09-15 修订日期:2014-09-19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郑丹,吴斌,卢中秋.急性百草枯中毒肾损伤机制及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5,44(4):167-169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15.04.047 |
摘要点击次数: 1417 |
全文下载次数: 1474 |
|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XYJ-20141872);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11-CX26);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计划(2012-XK-A28) |
|
中文摘要:百草枯目前仍是我国农业上最常用的一种除草剂,但其对人体毒性较大,口服中毒后可引起肺、肝、肾、心脏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对于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肾损伤研究仍较少,其机制主要有氧自由基的损伤、炎性因子的激活、细胞凋亡、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由于百草枯中毒目前仍无特效解毒药,对于百草枯中毒合并肾功能损伤时可进行综合治疗,早期进行血液灌流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排泄,使用抗氧化剂及抗炎药物保护肾脏功能。 |
中文关键词:百草枯 肾损伤 机制 治疗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