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分别预防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笔者医院收治的380例血液病患者在粒缺期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观察IFI的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伏立康唑组(n=114)的IFI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非伏立康唑组(n=266)的真菌感染率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伏立康唑组和非伏立康唑组的总不良事件(AE)发生率分别为13.2%和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而且Kaplan-Meier分析显示,伏立康唑组IFIs的累积发生率低于非伏立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伏立康唑用于恶性血液病粒缺期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