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投稿时间:2020-12-24 修订日期:2021-01-05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陈彤,陈国芳,陈政宇,马冬娇,刘薇薇,平蕾,刘雷婧,徐辉,王磊.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21,50(7):42-46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1.07.010 |
摘要点击次数: 988 |
全文下载次数: 1388 |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901004)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basal ganglia 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BG-EPVS)和半卵圆中心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centrum semiovale 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 CSO-EPVS)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静脉溶栓患者90天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2月~2020年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发病4.5h以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前循环AIS患者408例。BG-EPVS与CSO-EPVS根据视觉量化评分分为无或轻度组(0~2级)和中重度组(3~4级)。根据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314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94例)。比较上述分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探讨BG-EPVS和CSO-EPVS对前循环AIS静脉溶栓患者90天临床预后的影响。应用Graphpad Prims 8.0软件绘制森林图。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心房颤动、糖尿病、基线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TOAST分型分布、BG-EPVS严重程度、出血转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90天脑卒中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O-EPVS与预后不良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重度BG-EPVS相较于无或轻度BG-EPVS(OR=2.043, P=0.033)是前循环AIS静脉溶栓患者90天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重度BG-EPVS是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90天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中文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预后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