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岁正常儿童事件相关电位发育规律 |
投稿时间:2021-09-23 修订日期:2021-09-25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郝汇睿,崔晓冰,李恩耀,董献文.4~16岁正常儿童事件相关电位发育规律[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3):44-48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2.03.010 |
摘要点击次数: 1015 |
全文下载次数: 1488 |
|
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项目)(212300410399);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190430);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1A320058) |
|
中文摘要:目的 研究4~16岁正常儿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中的经典成分失匹配负波(MMN)、认知电位P300及感觉门控P50的发育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招募的正常儿童130例,按年龄分为4~6岁、7~9岁、10~12岁和13~16岁共4个组。ERPs成分包括MMN、P300及P50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MMN潜伏期与年龄未见明显相关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00外源性反应电位及P3a潜伏期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P3b潜伏期及波幅变化不显著(P>0.05);P50比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结论 ERPs各波潜伏期及波幅与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与儿童理解、注意、认知等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适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中文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 正常儿童 相关性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