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
投稿时间:2021-11-04 修订日期:2021-11-10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马荣冰,孙海英,刘琼,赵婷婷,李春雨,王之玮,于佳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22,51(5):94-98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2.05.021 |
摘要点击次数: 1222 |
全文下载次数: 1862 |
|
基金项目:江苏省徐州市科技创新项目(KC17092)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llo-HSCT)移植物功能不良(poor graft function,PG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allo-HSCT患者临床资料及移植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PGF和移植物功能良好(GGF)组,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PGF的因素进行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生存差异。结果 232例allo-HSCT的患者中,有40例发生了PGF(17.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铁蛋白(SF)水平(SF≥800μg/L,P<0.01),移植物中低剂量CD34+细胞(CD34+<5.0×106/kg,P<0.01),非同胞全合供者是发生PGF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GF组的总生存率(OS)明显低于GGF组(25.0% vs 72.4%,P<0.01)。结论 移植物中低剂量CD34+细胞(CD34+<5.0×106/kg),移植前高血清铁蛋白(SF≥800μg/L)水平,非同胞全合供者与PGF的发生密切相关。 |
中文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功能不良 危险因素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