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黄连素纳米颗粒抑制脑胶质瘤的价值
投稿时间:2022-03-27  修订日期:2022-04-05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郝志强,王树斌,朱巍.葡萄糖-黄连素纳米颗粒抑制脑胶质瘤的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23-26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1.007
摘要点击次数: 1174
全文下载次数: 1422
作者单位
郝志强 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 014040 
王树斌 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 014040 
朱巍 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 01404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02202299)
中文摘要:黄连素/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研究发现,BBR在5%葡萄糖(Glu)溶液中可自组装形成200~300nm粒径的球状,提高了水溶性、分散性和药物摄入量。近年来研究表明,BBR在体外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而对脑胶质瘤的研究报道甚少。BBR-Glu纳米颗粒通过诱导线粒体凋亡影响脑胶质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细胞G2/M期阻滞,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危象提高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敏感度;作用于细胞骨架,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和恶性表型。BBR采用葡萄糖包被后可以通过GLUT1/3的转运穿过血-脑脊液屏障。BBR-Glu纳米颗粒对脑胶质瘤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影响脑胶质瘤的增殖,由于BBR与传统的细胞毒类化疗药作用机制显著不同,通过研究其在体内体外的抑瘤作用的机制,可以联合传统治疗方式,进一步提高脑胶质瘤的疗效。本研究通过纳米化组装构建葡萄糖包被的BBR纳米颗粒,拟观察其有效的突破血-肿瘤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并通过多种不同途径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且对传统的放化疗具有潜在增敏的作用。
中文关键词:黄连素 葡萄糖 纳米颗粒 线粒体损伤 恶性脑胶质瘤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