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
投稿时间:2022-06-09 修订日期:2022-06-25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荣华,刘得水,张静艳,郭科东,渠丽丽,张晓杰,陆佰荣.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2):36-40,50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2.008 |
摘要点击次数: 826 |
全文下载次数: 999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597);黑龙省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20-KYYF-0004);齐齐哈尔医学科学院院内基金资助项目(QMSI2019M-20) |
|
中文摘要:目的 附子联合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anendons combined 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导C57BL/6小鼠肝阳上亢PD亚急性模型和肝阳上亢PD慢性模型的建立,通过行为学、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阳上亢PD亚急性组MPTP[25mg/(kg·d)]注射7天、肝阳上亢PD慢性组[25mg/(kg·d)],每3.5天注射1次,注射5周,在注射MPTP前,各模型组附子煎液灌胃4周。爬杆、转棒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小鼠蛋白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TH 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肝阳上亢PD慢性组小鼠行为变化明显,模型组及肝阳上亢PD亚急性组小鼠变化较低,在爬杆实验中,肝阳上亢PD慢性组小鼠爬杆时间明显长于模型组及肝阳上亢PD亚急性组(P<0.05),转棒实验中,肝阳上亢PD慢性组小鼠在棒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及肝阳上亢PD亚急性组(P<0.05)。中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表达含量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阳上亢PD慢性组TH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及肝阳上亢PD亚急性组表达量高于肝阳上亢PD慢性组;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肝阳上亢PD慢性组小鼠在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为最低(P<0.05)。结论 肝阳上亢PD慢性组小鼠与单纯MPTP模型组及肝阳上亢PD亚急性组比较,损伤程度更高,周期更长,更具有与人类PD相似的临床症状,提示该模型有望成为PD发病机制研究潜在的稳定模型。 |
中文关键词:帕金森病 附子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