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分析
投稿时间:2022-10-24  修订日期:2022-11-07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李晓侨,李文京,刘敏,梁学军,吴迪,曹冰燕,苏畅,陈佳佳,秦淼,孟曦,巩纯秀.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3):127-132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3.027
摘要点击次数: 786
全文下载次数: 1170
作者单位
李晓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李文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刘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梁学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吴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曹冰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苏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陈佳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秦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孟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巩纯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100045 
中文摘要:目的 总结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有基因结果的32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及确诊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变异情况。结果 32例Gitelman综合征患儿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为5.000(3.043,7.628)岁,确诊年龄为8.776±3.528岁;确诊时身高标准差值(H-SDS)为-1.460±1.307SD;临床表现依次是肌肉无力46.9%(15/32),身材矮小37.5%(12/32),手足搐搦25.0%(8/32),多饮多尿21.9%(7/32),呕吐21.9%(7/32),腹痛和肢体麻木均为6.3%(2/32),恶心、四肢酸痛为3.1%(1/32)。实验室检查:100%患儿血钾降低,62.5%(20/32)血镁降低。血钾最低值为2.208±0.432mmol/L,血镁最低值为0.667±0.121mmol/L。血浆肾素(卧位)为12.860±7.239ng/(ml·h),血管紧张素(卧位)为536.500(235.200,700.100)pg/ml,醛固酮(卧位)为21.510(17.705,148.820)mg/L。24h尿钾为2.580±0.800mmol/(kg·24h),24h尿钙为0.020(0.010,0.055)mmol/(kg·24h),其中,血氯及24h尿钙在男女患儿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8和0.035)。32例患儿共检出36种不同SLC12A3变异,仅1例患儿为纯合,27例为复合杂合变异;3例患儿仅发现1个变异,1例患儿为多杂合变异。33.3%为新发变异(12/36),无义变异1例,剪切变异8种,移码变异7种,错义变异20种,最常见变异位点为p.D486N,见于31% (10/32)的患儿。所发现的变异形式在发病年龄、血电解质及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h尿钾在剪切变异组较移码变异或无义变异组更高(2.338±0.718 vs 3.227±0.477,P=0.019)。结论Gitelman综合征发病年龄可在婴幼儿期,身材矮小是儿童Gitelman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p.D486N是最常见的变异位点。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变异和临床表现异质性很大,24h尿钾在移码或无义变异组与剪切变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文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 儿童 SLC12A3基因 基因变异 基因型-表型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