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追加外科手术的临床分析 |
投稿时间:2022-06-23 修订日期:2022-07-13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吴锦,王盛,李天康,张易.早期胃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追加外科手术的临床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6):179-182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6.036 |
摘要点击次数: 921 |
全文下载次数: 527 |
|
|
中文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非治愈性切除后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8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经ESD非治愈性切除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4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ESD病理结果分为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并进一步分析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44例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97.5%、3年无病生存率为95.0%;ESD病理结果显示切缘阳性10例,切缘阴性34例。与切缘阴性组比较,切缘阳性组的浸润深度更深、更容易出现脉管癌栓(P<0.05);追加外科手术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9例,无淋巴结转移35例。有淋巴结转移组的患者年龄(63.6±5.2岁)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9±6.6岁),并且出现更深的浸润深度、更差的分化程度及脉管癌栓(P<0.05)。比较两组3年复发转移情况,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22.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0,P=0.038)。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ESD非治愈性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存在低年龄、更深的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和差分化类型等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议行追加外科手术治疗。 |
中文关键词:早期胃癌 非治愈性切除 外科手术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