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益生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 |
投稿时间:2022-09-01 修订日期:2022-09-26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王倬,桂林,康现武,卞红磊.不同益生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8):127-130, 156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3.08.025 |
摘要点击次数: 820 |
全文下载次数: 983 |
|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20190664)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益生菌制剂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24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乐托尔组、米雅组、亿活组、整肠生组、培菲康组和金双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后6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对应的益生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利用改良Mayo评分和改良Baron内镜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功能。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情况和血清D-乳酸(D-lactic acid, D-LA)和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乐托尔组、米雅组、亿活组、整肠生组、培菲康组和金双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88%、84.38%、81.25%、84.38%、81.25%、90.63%和93.75%。其中,培菲康组和金双歧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乐托尔组、米雅组、亿活组、整肠生组、培菲康组和金双歧组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改良Baron内镜评分、血清D-LA和LPS水平以及肠球菌和肠杆菌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落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益生菌能够有效地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多联益生菌的疗效优于单菌。 |
中文关键词: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