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临床疗效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
投稿时间:2022-10-01 修订日期:2023-03-08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付亚威,张春雨,邵将,吴俊杰,管琪,栾新平.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临床疗效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2):62-66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2.013 |
摘要点击次数: 1062 |
全文下载次数: 1057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60202)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对50例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比较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教师流涎(teacher drooling scale,TDS)分级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改善情况。结果 50例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术后IL-6、TNF-α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10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及TDS分级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MFCS程度较术前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TNF-α水平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及TDS分级均呈正相关,手术前后TNF-α水平与GMFCS程度无相关性;手术前后IL-6、IL-10水平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TDS分级、GMFCS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 IL-6、IL-10、TNF-α参与了混合型脑性瘫痪的发病过程,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通过降低IL-6、TNF-α水平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中文关键词:脑性瘫痪 颈总动脉 交感神经切除 炎性细胞因子 治疗效果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