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23-05-17  修订日期:2023-06-06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吴越,孙静,周群燕,陈思远,吴屹,杜虎,占强.炎症性肠病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3):185-188,88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3.037
摘要点击次数: 513
全文下载次数: 457
作者单位
吴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孙静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周群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陈思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吴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杜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占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14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00490);江苏省无锡市“双百”拔尖人才项目(BJRC-03)
中文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多种治疗药物的暴露以及更严格的临床终点的要求,IBD患者的治疗难度不断增高。虽然目前IBD治疗的新型药物种类不断增多,但据统计,药物治疗1年后的临床缓解率仅为30%~50%,对于失效的这些患者,IBD的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可能已到达上限。此外,单一治疗不能完全兼顾IBD合并的并发症及肠外表现。因此,对于难治性IBD、高并发症风险或合并肠外表现的患者而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制剂或联合一种生物制剂和一种小分子药物的新治疗模式可能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综合介绍IBD药物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文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联合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