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进展
投稿时间:2023-08-30  修订日期:2023-09-26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顾凌飞,张鸿晨,沈红璋,吕文.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5):175-178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5.036
摘要点击次数: 644
全文下载次数: 449
作者单位
顾凌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张鸿晨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重点实验室、杭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310003 
沈红璋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重点实验室、杭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310003 
吕文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重点实验室、杭州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310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00516);‘胃’爱‘肠’行-白求恩·消化领域科研能力建设项目(BCF-LX-XH-20221014-26);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24KY1329);浙江省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OO20200026)
中文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在人类胃黏膜上发现的螺旋状致病菌,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癌最重要的、可控的危险因素。《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明确了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定义,是指连续规范的不同药物组合方案根除治疗≥2次仍未成功。本综述主要从Hp菌株因素、药物因素、宿主因素、医生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角度阐述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享治疗进展。对于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应该基于局部和个体的抗生素耐药模式,医生需按照相关共识,同时提高依从性。
中文关键词:难治 幽门螺杆菌 耐药 治疗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