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育健康服务现状与应对:政策、问题与策略 |
投稿时间:2024-03-18 修订日期:2024-03-29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邱五七,吴琼,狄江丽,王曦.我国生育健康服务现状与应对:政策、问题与策略[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6):1-5, 39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6.001 |
摘要点击次数: 790 |
全文下载次数: 978 |
|
基金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健康中国建设揭榜攻关课题 |
|
中文摘要:生育健康服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生育率,从而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生育健康服务政策发展历程、生育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找有效的改进策略,为提高我国生育率提供证据支撑。我国生育健康服务政策可以分为4个发展时期:1949~1970年实行少数地区计划生育试点并开展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时期;1971~1994年围绕推动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开展生育健康服务时期;1995~2014年基于“一胎化”政策开展生育健康服务时期;2015~2021年围绕“二孩”政策开展生育健康服务时期;2021年至今实施“三孩”政策开展生育健康服务时期。虽然在政策指导下完善了生育健康服务,但是仍然存在问题。婚前人工流产后的心理康复服务尚需完善,婚前生育规划和医学检查服务的普及率和宣传率尚需提高。孕前生育规划服务尚需进一步普及和提高质量,辅助生殖服务现有供给却远未能满足需求,遗传咨询和检测服务缺乏对孕前生育健康和优生优育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孕期保健服务资源存在地区公平性差异问题,慢性病管理不足导致孕期风险增加,孕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影响了生育率。安全孕产仍需强化,分娩镇痛服务供给尚显不足。产后保健不足和婴儿卫生保健知识缺乏问题,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有存在,但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为突出。基于上述问题,应继续提高生育健康服务的可及性、质量和公平性,根据不同人群差异化生育健康需求,提供针对性生育健康服务。 |
中文关键词:生育健康 医疗服务 婚前 孕期 产后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