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23-06-28  修订日期:2023-07-16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李力,张瑞仙.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6):168-171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6.035
摘要点击次数: 738
全文下载次数: 849
作者单位
李力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671000 
张瑞仙 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671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060305);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医编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HBS-2022-027)
中文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异常激活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组织,进而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血管内皮细胞作为SLE免疫攻击的靶标之一,其损伤可进一步引起患者皮肤、心脏、肾脏等重要系统器官的并发症。而引起SLE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特异性蛋白、活性氧等。同时,也有部分保护因素,如血管生成性T细胞、一氧化氮、褪黑素等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本文从上述提及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SLE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同时为精准防治SLE提供依据。
中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内皮细胞 NETs BLyS 血管活性物质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