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投稿时间:2023-09-13  修订日期:2023-10-14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封暴,余意,夏浩,吴俊逸,于佩名,任寅,朱玉辐.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7):136-140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7.027
摘要点击次数: 444
全文下载次数: 412
作者单位
封暴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余意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夏浩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吴俊逸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于佩名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任寅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朱玉辐 徐州医科大学 221004 
基金项目:江苏省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项目(XWRCHT20210031)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7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显微镜下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40例患者中,有13例(9.3%)患者术后出现了迟发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Hunt-Hess等级评分、改良Fisher分级、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术中应用罂粟碱、术中行脑室穿刺引流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为发生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改良Fisher分级和术中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被确认为显微镜下行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发生迟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中文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 开颅夹闭手术 术后迟发性脑梗死 影响因素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