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 S1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
投稿时间:2023-04-10  修订日期:2023-05-05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卢慧敏,王梓豪,边成,王晓辉,李吉翠,马绍辉,褚嘉祐,杨昭庆.重组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 S1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8):126-131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8.024
摘要点击次数: 706
全文下载次数: 911
作者单位
卢慧敏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王梓豪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边成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王晓辉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李吉翠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马绍辉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褚嘉祐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杨昭庆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昆明 501181
2.昆明医科大学 650500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层次卫生健康技术人才培养专项(L-201800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创新疫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21-I2M-1-043)
中文摘要:目的 构建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Omicron BA.1变异株S1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在CHO-K1细胞中进行表达,评价其免疫原性,并对佐剂和抗原剂量进行研究。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UCOE-Omi-S1,转染至CHO-K1工程细胞中进行表达和纯化,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实验鉴定重组S1蛋白。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12组,即PBS组,无佐剂组(高、中、低剂量组),铝盐佐剂对照组,MF59佐剂对照组,铝盐佐剂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MF59佐剂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将按照分组要求配比的溶液经小鼠肌内注射3次,间隔14天,每2周尾静脉采血,末次免疫30天后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并和SARS-CoV-2原型株的假病毒和SARS-CoV-2 Omicron BA.1变异株的假病毒进行假病毒中和实验。结果 目的蛋白在CHO-K1工程细胞表达后可分泌到培养上清中,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kDa处可见1条特异性蛋白表达条带,经Western blot法鉴定为Omi-S1蛋白。铝盐佐剂组和MF59佐剂组免疫诱导效果优于无佐剂组,铝盐佐剂组和MF59佐剂组免疫诱导效果相差不大,但MF59佐剂起效快;高、中、低剂量组的免疫诱导效果在第8周相差不大,但高剂量组起效快。假病毒中和实验表明,MF59佐剂实验组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水平高于铝盐佐剂组。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的Omicron S1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在小鼠体内产生了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并诱导高水平的对抗SARS-CoV-2假病毒的中和抗体,对佐剂和抗原剂量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0μg以下抗原剂量搭配MF59佐剂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为SARS-CoV-2变异株的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中文关键词:SARS-CoV-2 重组蛋白疫苗 佐剂 假病毒 中和抗体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