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HRV及DC的相关性研究 |
投稿时间:2023-12-21 修订日期:2024-02-15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张寅梅,王文婷,朱露露,张婧雯,魏凌凤,王明明,王琼英,余静.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HRV及DC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9):44-49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9.010 |
摘要点击次数: 538 |
全文下载次数: 361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60089) |
|
中文摘要:目的 采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DC)等监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研究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87例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夜间血压下降率、HRV时域参量(SDNN: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分钟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NNI:5min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PNN50:相邻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相差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比)及DC,按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反杓型组3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24h、日间、夜间平均血压及心率、HRV时域参量、DC值的差异,分析夜间血压下降率与HRV时域参量、DC值及其他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并采用简单、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因素。结果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SDNN、SDANN、SDNNI、DC值呈线性正相关(β分别为0.235、0.016、0.102和0.493,P<0.05),与绝经呈线性负相关(β=-3.798,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NN、绝经、年龄、糖尿病是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绝经、年龄增长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夜间血压下降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
中文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女性 自主神经 心率变异性 心率减速力 绝经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