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评估分娩方式对初产妇肛提肌形态及功能影响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PFD)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在笔者医院分娩后6~8周复查的92例初产妇为产后组,根据其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分娩组(n=45)和剖宫产组(n=47),选取同期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n=43)。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SWE进行检查,比较各组间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形态参数及弹性参数的差异。结果 经阴道分娩组在静息、最大缩肛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 (levator ani hiatus area,LHA)均大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阴道分娩组在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弹性参数较对照组、剖宫产组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剖宫产组与对照组弹性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最大Valsalva状态与静息状态下LHA差值(ΔA′)与双侧PR杨氏模量值收缩前后的差值(ΔE)呈显著负相关(左侧r=-0.444,P=0.008;右侧r=-0.488,P=0.002)。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SWE可定量评估肛提肌的形态及功能,为PF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