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手术切除对肝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投稿时间:2023-05-16  修订日期:2023-07-05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冯嘉儀,吉灿,陈兴海,李龙.初诊手术切除对肝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24,53(9):136-140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4.09.027
摘要点击次数: 222
全文下载次数: 137
作者单位
冯嘉儀 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普通 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北京 100730 
吉灿 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普通 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北京 100730 
陈兴海 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普通 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北京 100730 
李龙 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普通 1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北京 100730 
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小儿外科微创诊疗创新单元2021RU015项目(2021-I2M-5-016)
中文摘要:目的 研究肝母细胞瘤危险分层系统CHIC-HS极低危和低危患者接受初诊手术切除能否获得长期的疾病控制。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极低危和低危肝母细胞瘤患者47例,其中24例接受初诊手术切除。所有患者术后进行5年以上的随访,并计算化疗铂类药物的总累积剂量,以探索初诊手术切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23例患者接受2~6个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4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接受初诊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及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FS:91.67% vs 86.96%,P=0.590,OS:95.83% vs 95.65%,P=0.988)。接受初诊手术切除的患者铂类药物总累积剂量显著低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251.3±66.9mg/m2 vs 598.7±68.4m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极低危和低危肝母细胞瘤患者接受初诊手术切除可以实现长期疾病控制,并能明显减少铂类药物的总累积剂量。
中文关键词:肝母细胞瘤 新辅助化疗 初诊手术切除 预后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