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损伤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24-09-27  修订日期:2024-10-04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盛莹,刘剑锋,洪莉.线粒体损伤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5,54(5):5-8, 22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5.05.002
摘要点击次数: 3
全文下载次数: 3
作者单位
盛莹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430000 
刘剑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430000 
洪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4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371639);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CA045)
中文摘要: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类由于盆底支持组织受损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的慢性妇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该病不仅损害女性的生活品质与身心健康,还造成了较高的医疗负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POP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POP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与功能障碍在PO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综述对POP中线粒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重点探讨了几种可能的关键机制,如线粒体呼吸链异常、钙超载、mtDNA缺失等,这可能为POP的预防与治疗寻找新思路。
中文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 线粒体损伤 电子呼吸链 钙超载 线粒体生物合成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