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靶辨治”思维模式下多模式联合教学在中医血液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投稿时间:2025-03-15  修订日期:2025-04-25  点此下载全文
引用本文:陈猛,张莹,张伟锋.“态靶辨治”思维模式下多模式联合教学在中医血液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25,54(9):182-187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5.09.032
摘要点击次数: 19
全文下载次数: 8
作者单位
陈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381 
张莹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381 
张伟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3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104785);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tjmzy2406)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态靶辨治”思维模式下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多模式联合教学在中医血液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5年1~3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共6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人,对照组33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方式,参与查房、科室内病例讨论、科室讲课;观察组采取“态靶辨治”思维模式下MDT-CBL-PBL多模式联合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采用匿名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成绩(91.10±7.2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90±6.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85.10±4.50分和72.90±6.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疾病理解程度、加深中医经典理解程度、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学生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学习时间是否充足这一维度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态靶辨治”思维模式下MDT-CBL-PBL多模式联合教学可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决策能力以及提高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该模式显著提高了中医血液学临床教学的满意度。
中文关键词:中医血液学 态靶辨治 MDT- CBL-PBL 教学改革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8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