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预后与治疗探讨 |
投稿时间:2019-03-03 修订日期:2019-05-08 点此下载全文 |
引用本文:王立军,唐蔚,李智宇,张懿敏,孙圣荣,涂毅.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预后与治疗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41-46 |
DOI:
10.11969/j.issn.1673-548X.2020.01.009 |
摘要点击次数: 1470 |
全文下载次数: 1845 |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0266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42019kf0102) |
|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孤立肿瘤细胞(ITC)和微小转移(N1mi)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方式选择,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SEER数据库中2010~2014年间6274例ITC及12158例N1mi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选取同时期淋巴结阴性(N0)和宏转移(N1)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对4组间总体生存率(OS)、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BCSS)以及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ITC组与N0组预后无差异,而N1mi患者的OS和BCSS较N0组差(P<0.05),ITC组与N1mi组预后均好于N1组(P<0.05)。在N1mi组中,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疗的患者OS和BCSS优于接受乳房全切术的患者(P均<0.05)。N1mi组中当肿瘤直径≤20mm时,接受化疗与不化疗患者的OS和BCSS相似(P=0.535,P=0.433);当肿瘤直径>20mm时,化疗组OS、BCSS明显优于未化疗组(P均<0.05)。结论 ITC和N0患者预后相似,治疗方式选择相同。N1mi较N0患者预后差,治疗上需更加积极。对于N1mi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保乳手术联合放疗优于乳房切除术,而术后是否辅助化疗与肿瘤直径有关,对于肿瘤直径>20mm患者,可通过化疗治疗来提高生存率。 |
中文关键词:淋巴结微小转移 孤立肿瘤细胞 乳腺癌 |
|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
|
|